close
內容來自sina新聞
地產輸血管遭掐 10萬億非標風險或將 回表
監管部門對"影子銀行"的監管,已經完成瞭外圍的清掃,即將進入給予關鍵一擊的時候。
5月14日,21世紀經濟報道從接近監管層人士處獨傢獲悉,日前監管層正在就銀行間的非標準化債權(非標)業務重點關註,而接下來其或將對非標類業務采取更加嚴厲的監管措施。
在前述對非標業務的關註中,監管層或將要求銀行在相關業務操作中需遵循真實性原則,反映交易本質;與此同時,對表內外的非標根據其"實際風險承擔"抵扣、計提相應的資本金和撥備。
該政策導向或將成為去年8號文(《關於規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及今年11號文(《關於加強農村中小金融機構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投資業務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的延續。
這也意味著,銀行主導的非標活動的將受到進一步限制。據《債券》雜志文章援引市場機構的預計,去年底非標資產總規模或在10萬億左右。
由於銀行非標融資主要輸血對象是包括房地產業在內的限制類行業,其監管升級或將進一步拉升房企融資成本和難度,這對於處於風聲鶴唳中的房地產行業來說,會不會是一次致命打擊。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企業評級董事王穎就認為,中國房地產行業在金融機構非標業務整體收緊的狀態下,影響最大的將是中小型房企,而這也是近期房地產風險事件暴露的重災區。
另一方面,近期信托公司、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等在非標業務中扮演"過橋"角色的通道類機構,也頻繁受到來自監管層的發文約束。
圍繞著非標業務的相關風險,一條涉及商業銀行、信托公司、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保險公司的跨業監管鏈正在浮出水面。
非標或"回表"
與此前針對銀行理財業務的8號文及傳聞針對同業業務的"9號文(《商業銀行同業融資管理辦法》)"不同,前述監管導向或將直指非標業務本身。
"目前監管層對非標資產的潛在風險十分重視。"前述接近監管層人士坦言,"之前已經對農字頭的銀行發瞭文(11號文),近期很可能會針對這塊再出新政策。"
據該人士介紹,監管層接下來或將對銀行非標業務相關要求之一,即是要求銀行遵循真實性原則,反映交易本質,並在會計核算中加強規范化操作。
在業內人士看來,反映交易本質、規范會計核算將對此前同業買入返售及後來的"委托定向投資"等非標業務構成直接影響。而在該類業務的會計處理上,現有模式通常存在一定"瑕疵"。
例如在同業買入返售業務中,非標持有行可通過賣出回購等方式將資產騰挪至表外,而此前網傳版本的9號文亦規定,"正回購方不得將金融資產從資產負債表中轉出",但後來預期中的"9號文"卻始終難產,該預期亦未能落地。
而在去年第四季度興起的"委托定向投資(委托方A銀行將資金存放於受托方B銀行,同時B銀行按A銀行的指令,定向投資於A指定的信托受益權等非標資產)"模式下,該筆委托投資本應反映在A銀行的表內的投資項下。
但實際情況往往是,A銀行的該筆委托投資並未體現在該行的資產負債表中,進而規避瞭A銀行在該筆投資中的風險資產占用和撥備要求。
業內人士認為,監管層若針對前述相關業務的會計處理做明晰化規范要求,其監管套利的空間也將隨之收窄。
"體現真實性原則,規范核算可能將針對同業中的會計問題予以修正,讓風險體現在資產負債表上。"前述接近監管層人士分析,"這樣一來表外風險將重新回歸表內,資產風險也將真實可見。"
資本金再約束?
新的監管導向,或將給從事非標業務銀行的風險資產占用帶來變化。據前述消息人士透露,監管層或將要求銀行對表內外的非標資產,根據其"實際風險承擔"占用、計提相應的風險資產和撥備。
事實上,銀行通過理財及同業資金開展非標業務的原因之一,除瞭規避信貸額度管制外,節省風險資產額度占用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例如以同業買入返受模式下,銀行的風險資產額度占用可從100%降至25%。
"有的銀行本身是對非標計提撥備的,再加上之前傳有'9號文',所以許多銀行都做瞭準備。"民生銀行一位金融市場人士指出,"重新占用風險資產額度的影響可能更多,因為涉及到銀行資本充足率等指標的變化。"
在該人士看來,監管層若以提高風險資產額度占用為韁繩對非標業務"捆束",當前銀行間的非標資產擴張現狀則難於維續。
"占用風險資產從金融倫理上說得過去,但還要看最後具體如何來規定。"前述民生銀行人士分析稱,"這其中可能會有一個平衡,因為讓所有的非標都占100%風險資產的可操作性也不大。"
而在該人士看來,監管層若一刀切的強制要求非標抵扣風險資產,可能將減緩表外融資增速,進而對實體經濟造成影響。
"監管層也需要綜合很多因素,如果影響太大,非標的增速就會慢下來。"該人士坦言,"像一些沒法走貸款的融資平臺和房地產,如果表外業務受限,它的再融資成本和難度也將抬升,相應風險也可能暴露。"
亦有業內人士指出,非標占用風險資產之後,將會加快銀行的資本金消耗。
"對於銀行來說,如果暫時不想把杠桿和盈利水平降下來,就要尋找新的資本補充工具。"興業銀行的一位同業業務人士表示,"非標如果開始占風險資產,各傢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將受到沖擊。"
"影子"監管鏈浮現
按照國務院去年底下發107號文(《關於加強影子銀行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分類,非標業務或屬於國內影子銀行中的組成部分。
"影子銀行包括機構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監管不足或規避監管的業務。"107號文指出,"風險具有復雜性、隱蔽性、脆弱性、突發性和傳染性,容易誘發系統性風險。"
除銀行外,在非標業務中常扮演通道角色的信托公司、券商資管及基金子公司等非銀機構,也在承受來自其對口監管部門的發文約束。
今年2月12日,證券業協會發佈《關於進一步規范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將以證券公司定向資產管理計劃為非標通道的合作銀行的準入門檻提升至總資產500億元,該通知亦要求券商對融資方和項目的各項情況認真盡調,並對國傢宏觀調控限制行業審慎投資。
基金子公司也在通道業務中扮演重要角色。上月,證監機構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從事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風險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基金子公司開展通道業務時需建立合作方遴選機制,並以合同形式明確合作各方權利義務。
無獨有偶,對於信托公司,銀監會亦在日前下發的99號文(《關於信托公司風險監管的指導意見》)中,要求信托公司對通道業務中的風險權責歸屬進行明確。此外,99號文還針對信托公司的主動業務中的非標資金池業務進行瞭叫停。
保監機構似乎也並不想在這場圍獵非標的監管棋局中缺席。今年2月19日,保監會資金運用監管部主任曾於瑾表示,保監會將對險資投資非標類資產推出一些監管措施;5月7日,保監會下發《關於保險資金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查詢信托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對險資的信托投資作進一步規范。
值得註意的是,針對前述通道機構從事非標業務的監管政策中,監管文件要求多以"強化合作方篩選"及"明確風險權責"為主要內容,這或意味著,非標業務的風險歸屬和監管重點或仍集中在銀行系統。
"無論是資金還是項目,大多數時候還是來自銀行,這和銀行龐大的體量和占據渠道優勢有關。"北京一位信托經理坦言。
而在今年年初,銀監會已下發《2014年銀行理財業務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和11號文,著手對非標業務展開治理。
隨著銀行非標業務監管的再升級,這條圍繞著影子銀行風險,涉及銀行、信托、券商、基金、保險五類金融機構的的跨業監管鏈已漸漸浮出水面。
新聞來源http://dl.house.sina.com.cn/news/2014-05-16/07512733245.shtml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